• 主页 > 体育问答
  • 龙舟夜渡迎端午:传统民俗的文化因缘

    ▲2023年6月20日,福州市长乐区三溪村举行龙舟夜渡活动,迎接端午节。 三溪村沿袭了600多年的夜间赛龙舟习俗,祈求风调雨顺、平安健康。图/新华社

    “一桨行两千载,龙舟满江庆端午”。

    又到了端午节,又到了端午节。 从古代祭祀、祈福的民俗活动,到如今的休闲体育、群众性活动,甚至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国际体育赛事,端午这项古老的运动已经扎根于传统文化,并在现代次。 河流不断地扬弃,并焕发出新的活力。

    赛龙舟、祈福的历史传统和文化背景

    事实上,在历史的长河中,端午节、赛龙舟、赛渡是三个不同时期出现的习俗和观念。 那么,是什么样的文化因缘让这三者融合成了今天看来理所当然的传统民俗呢? ?

    关于龙舟的最早记载见于《穆帝传》,“帝乘鸟舟,龙浮沼泽”。 晋代郭璞为这句话做了注解:“沼泽,池塘。龙下有舟字。舟船皆饰龙鸟形”。 也就是说,周穆王曾经乘坐过鸟船和龙船; 屈原在诗中也多次写到龙舟,如《湘君九歌》中的“乘飞龙北去,过路洞庭”。 《淮南》《子本经训》中也有“鹰首龙舟,浮吹游乐”的记载。 汉赋中虽然提到龙船,但大多是皇家游船。 可见,赛龙舟与赛渡一开始并无直接关系。

    最早用于渡渡的船只源于古代我国南方地区的鸟文化崇拜。 这些船基本呈鸟形,被称为“鸟船”、“飞鸭”、“鸟船”等。古代南方一些地区有船棺葬的习俗,是原始社会的“魂船”。 当地人相信死者可以利用鸟类的飞行能力将灵魂飞上天堂,因此用鸟船和凤船进行比赛。 武则天时期,宫廷经常举行猫头鹰划船比赛,场面极为壮观,其中也有女性。

    民俗学家蒋绍元先生认为,古代早期的赛渡既不是一种娱乐形式,也不是屈原等人的纪念,而是一种“消灾”的仪式。 古人相信“紫珠妖扎”可以用船运走。 也就是说,赛跑的日子,就是古人驱灾的日子。

    赛龙舟直到北宋才开始流行。 《东京梦华录》记载,赛龙舟始于北宋,但与端午节无关,而且时间也不是端午节,而是在3月1日至4月8日之间。

    南宋诗人甄龙友在《恭喜新郎》中有句:“两龙舟竞渡江,黄昏西山雨滚滚,怎能归去”。如果你还看不够的话。” 可见,从南宋开始,赛龙舟才与端午节联系在一起。 保持联系。

    临风世界杯_临风世界杯_临风世界杯

    现代学者、诗人闻一多在《端午考试》中提到“端午节的起源与龙密切相关……是古代吴越人的一个图腾群体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赛车应该是史前图腾社会的遗迹”。 明清时期,曾有过天下无赛舟的盛况。 此外,还有苗族、傣族等许多少数民族受这种文化的影响,也流行赛舟活动。

    然而,对于赛龙舟是为了纪念谁,却有不同的说法。 最受欢迎的当然是纪念屈原。 南朝梁朝人吴俊在《续齐解记》中记载:“楚国大臣屈原,当日(农历五月初五)被谗言而死。楚人投汨罗江哀悼他“以船救人”,也有人认为是纪念伍子胥的《曹娥碑》记载:“五月五日”。 ,我们欢迎吴君; 我们逆着海浪往上走,到了水里。 还有纪念越王勾践、纪念曹娥、纪念白穆娘等说法。

    ▲2023年6月21日,2023年国际皮划艇联合会龙舟世界杯在湖北省秭归县三峡大坝前水域徐家冲港开赛。 来自美国、印度、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赞比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多名运动员代表队参赛。图/新华社

    踏水迎风,传统体育永垂不朽

    其实,龙舟不仅用于摆渡竞渡,还有很多花样。

    北宋时期,龙舟表演主要分为“旋落”、“海燕”和“交头”三种。 三种绩效方式在组织形式上略有不同。 “旋落”要求各队龙舟围成一个圆圈; 《海燕》和《玄洛》的规则类似,但不同的是,所有参加表演的队伍都会分成两队。 “交头”是指参加表演的龙舟互相对向、互相擦肩而过进行表演。

    可见,当时的龙舟活动已经有了一套合理的规则和组织形式。 这个记录告诉我们,龙舟运动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20世纪80年代之前,龙舟一度被视为“四旧”,破损严重。 龙舟文化的发展一度受到严重打击。 直到1976年香港举办国际端午节,中国龙舟的国际化才开始。 1984年,举办首届全国“屈原杯”龙舟比赛。 当年,原国家体委决定将龙舟赛列为全国正式比赛项目。

    1985年,中国龙舟协会成立。 中国龙舟协会随后公布了《龙舟竞赛规则》(试行草案),并于1988年正式公布了《龙舟竞赛规则》和《龙舟竞赛裁判法》。 龙舟运动从此走上了合法化之路。 正因为如此,从1988年开始,全国各地陆续举办了不同规模的国际龙舟比赛。

    临风世界杯_临风世界杯_临风世界杯

    1991年,国际龙舟联合会在香港正式成立,共有来自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大洲12个龙舟协会。 1992年,亚洲龙舟联合会在北京成立。 主办国家(地区)包括日本、中国、马来西亚、新加坡、中华台北、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泰国。

    目前,我国北京、天津、上海、湖北、江苏、广东、陕西、吉林等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常年开展龙舟运动,国际龙舟联合会会员单位已发展到五大洲近60个国家。

    2010年,广州亚运会,龙舟首次成为正式比赛项目; 2021年,东京奥运会皮划艇平水项目首个决赛日,比赛期间海之森水上竞技场出现了三艘龙舟。 这是龙舟首次作为表演项目。 被列入奥运会。

    我们看到,赛龙舟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载体,起源于民间文化。 在逐步体育化的过程中,逐渐从“全国性”演变为“世界性”。 龙舟文化也在体育文化交流传播过程中保持了传统文化的根基,让民族品格得以传承,文化财富与世界共享。

    图片

    ▲6月18日,人们参加马来西亚马六甲龙舟巡游。图/新华社

    龙舟灵感:从中国划向世界

    “三山空灵,放眼望去,天平十里。万马踏溪触青墙,千人冲出重城。”

    这是宋代福州知县程士孟所作的一首诗。 诗中描写的是当时人们出城观看龙舟竞渡、数千骑手来到溪边的壮观景象。

    多年过去了,时至今日,这一幕仍然是很多中国人庆祝端午节的标准。 龙舟连接着过去、现在和未来,完成了与时代的对话,实现了文化在波涛中年复一年的延续。

    临风世界杯_临风世界杯_临风世界杯

    200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赛龙舟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与一些濒临危机、后继无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不同,龙舟赛从最初的区域性、地方性活动,不断演变、发展和传播,广泛出现在中国各个角落,成为一种文化。端午节的象征。 。

    这给我们带来一个重要启示,那就是在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中,现代性和传统并不是两个完全不同、截然不同的阶段。 传统文化要想在现代重生,就必须从时代中吸收新的养分。 赋予其新的时代元素,实现现代化转型重建。 这是一种动态的发展和创新,是在保持传统文化内涵和灵魂的基础上动态的文化演进。

    例如,龙舟赛在继承传统赛事的基础上,推广国际赛事并不断创新。 先后推出冰上龙舟、旱式龙舟等,既保留了传统龙舟运动的技巧性和竞技性,又打破了龙舟运动的季节限制。 局限性让传统体育得以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蕴含的理念得以延续和创新。 它是传统文化创新成功的代表。

    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独特的龙舟文化。 其明显的地方特色和鲜明的民族风情,使赛龙舟成为我国民间传统体育运动的代表和独特的民俗文化形式。 赛龙舟在演变过程中也产生了深刻的时代印记,形成了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文化遗产,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人文认同和特殊个性。

    只有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只有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 现代龙舟运动的发展和创新,仍然必须在保持传统文化优秀元素的基础上进行。 这离不开传统龙舟文化的同步发展、龙舟新形式的发展、龙舟文化的创造性发展。

    赛车手的拼搏、胜利者的勇敢、旁观者的欢呼与欢呼……传统的力量正驶向未来,连接着无限的想象。 赛龙舟这一具有民俗特色的中国传统体育运动,已从农村走向城市、从南方走向北方、从中国走向世界、从亚运走向奥运舞台。

    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演变,龙舟赛已经与现代文化融为一体。 现代赛龙舟已成为端午习俗的活遗物,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情感和悠久的民俗文化。

    在全球化和现代化迅速发展的今天,龙舟竞赛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它正在脱离民俗,成为一种新的龙舟文化,并逐步走向现代化、国际化。

    撰稿:赵庆元(专栏作家)

    编辑/徐秋英

    校对/陈迪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jiadianxl.cn/html/tiyuwenda/3186.html

    加载中~

    相关推荐

    加载中~